2016年学习资料第4期

浏览(4308

字体:

(第四期)

2016.12

目录


●习近平近期重要言论摘录

●党内监督条例亮点纷呈

●以新发展理念塑造中国形象

●激发文化自信的深厚力量

●四大支柱支撑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为破解为小企业融资难创造条件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在哪里

●美国大选暴露出美式民主的体制性弊端


习近平近期重要言论摘录


谈扶贫工作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20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逐步扭转,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在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这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7月20日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时强调


谈督察工作

开展改革督察工作,要明确工作重点、盯住关键环节:督任务,就是要督促地方和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谋划改革任务,既看方向准不准,又看任务实不实,是不是能够结合实际,真正解决问题。督进度,就是要根据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既督促改革方案及时出台、抓紧落实,又督察相关改革任务配套跟进,抓好进度统筹,加强政策衔接。督成效,就是要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看改革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察认识,就是要看思想工作有没有做深入,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有没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认识和理解改革、关心和支持改革,是不是自觉站在改革全局高度正确看待局部利益关系调整,形成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察责任,就是要看改革主体责任是不是划分清楚,有没有理解到位、落实到位,是不是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察作风,就是要对照“三严三实”要求,督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不是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不是以改革促进派、实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严和实的作风谋划改革、落实改革。

——7月22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时强调


谈当前经济形势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通过实施组合政策,引导发展预期,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态势。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要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努力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7月25日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指出


谈国防和军队建设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我们相继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把军委机关由4个总部改为1厅、6部、3个委员会、5个直属机构共15个职能部门,把7大军区调整划设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5大战区,完成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机关整编工作。通过这些大力度的改革,人民解放军突破了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建立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了军队组织架构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7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

——7月28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调研考察时指出

谈“一带一路”建设

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视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顺周期下形成的巨大产能和建设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8月17日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指出

谈卫生与健康工作

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严厉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8月19日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强调


谈体育工作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是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在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竞争场合,争第一、拿金牌奖牌很不容易,拿到金牌奖牌的,值得尊敬和表扬。同时,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有拿到金牌奖牌,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所以我要说,这次拿了金牌奖牌的队伍和运动员,都是好样的。这次没拿到金牌奖牌,但在比赛中做了最好的自己的队伍和运动员,也都是好样的。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我国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展示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

——8月25日会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

(转自《时事报告》2016年第9期)


党内监督条例亮点纷呈

任进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条例深入总结党内监督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制度遵循,对于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中全会强调,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条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突出关键少数,不仅明确党内监督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应坚持的原则,还规定了党内监督的体系、重点对象和主要内容、主要方式和整改、监督保障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作为全面规范和强化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修订条例正当其时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下文简称“条例(试行)”),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试行)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有些规定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够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中共中央2013年决定修订条例(试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依规治党,为修订条例(试行)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来,各级党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修订条例(试行)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修订工作时机成熟、条件具备。
  中央政治局2016年7月26日召开会议,决定六中全会议程之一是修订条例(试行)。会议认为,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中央政治局9月27日召开会议,听取条例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会议认为,党内监督要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些都为条例(试行)的修订提供了重要指针。
  修订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主要把握了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民主集中制和务实管用等原则。
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
  条例分总则、党的中央组织、党委(党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整改和保障、附则八章,共47条。条例最大看点在于,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既深入总结了党内监督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党在长期监督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又全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以及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突出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条例明确党内监督要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党内监督,要坚持依规依纪,体现民主集中制,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坚持在党内监督面前人人平等,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坚持信任激励与严格监督相结合;实行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条例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突出了关键少数。通过党内监督,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监督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及宪法、法律的遵守,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遵守组织纪律和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以及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
  在党内监督体系中,党中央实行统一领导,党委(党组)负责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负责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进行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日常监督,党员进行民主监督。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对党组(党委)落实主体责任作出部署,明确了选好用好干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支持执纪执法机关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做好廉洁从政的表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条例规定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
  条例明确党委(党组)负责全面监督,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
  纪委的监督职责,主要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各级纪委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
  条例还明确了党的工作部门要加强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党的基层组织要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党员要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
完善党内监督方式
  党内监督主要方式有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其中,有的是传统方式,有的是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方式。
  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组织观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必须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
  通过民主生活会,有利于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加强监督,增进团结。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应针对自身存在的政治、组织、廉洁、工作、群众、生活纪律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党员、群众、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组织提出的意见,负责任地作出检查或说明,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党员、干部必须严于自我解剖,对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整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
  各级党委、纪委通过信访处理,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实施监督,及时研究来信来电来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例如,中央纪委设立了党风政风监督举报平台(“12388”举报网站)、中央组织部设置了“12380”举报网站。六中全会强调,对涉及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对党员反映的问题,任何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不准隐瞒不报、拖延不办。涉及所反映问题的领导干部应该回避,不准干预或插手组织调查。
  按照有关规定,中央和省级地方党委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向党中央和省级地方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巡视办为其日常办事机构。党中央和省级党委设立巡视组,承担巡视任务,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并报告工作。巡视组组长根据每次巡视任务确定并授权。巡视组依靠被巡视党组织开展工作,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正常工作,不履行执纪审查的职责。巡视了解工作结束后,巡视组应形成巡视报告,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应及时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经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同意后,巡视组应及时向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分别反馈相关巡视情况,指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被巡视党组织收到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应认真整改落实,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和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情况报告,报送巡视办。
  诫勉谈话,主要针对被发现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函询主要是针对群众反映的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政勤政、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用书面形式向被反映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解。

  党内监督重在落实
  六中全会要求,加强党内监督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
  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逐条学习领会条例的规定,严格遵守。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条例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等方面作出新的努力。
  各级党委(党组)要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对党的事业和党员、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使条例的规定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各级纪委(纪检组)要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大查处违反条例行为的力度。
  各级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要适时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要将条例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贯彻实施结合起来。
  按中央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要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要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转自《望》新闻周刊2016年第44期)


以新发展理念塑造中国形象

慎海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深化了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发展观念的变革,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必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国际形象的塑造,为探索人类美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为完善全球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智慧。

诠释国家新形象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的系列讲话,始终围绕创新展开。峰会“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主题,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习主席的系列讲话充分彰显了中国新气象,诠释了国家新形象。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已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观察中国道路的新维度。发展道路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表征,它折射发展程度、发展方式,蕴含发展取向、价值追求,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表征我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分别从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目的等维度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质,从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特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发展道路。受众从中可以更直接、具体地感知中国国家形象的内涵,感悟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彰显中国形象的新元素。新理念为国家形象增添新内容、注入新元素。创新发展意味着发展动力的转换,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此展示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富有智慧、永续发展的国家形象;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由此展示均衡、和谐、文明的国家形象;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在发展中的体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此展示尊重自然、中国美丽的国家形象。开放发展意味着我国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展现担当、友善、互利、共赢、和平的国家形象。共享发展在于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由此展示社会公平、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国家形象。因此,实践新发展理念能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改善国家形象,为塑造国家形象提供新机遇。

  夯实中国形象的新基石。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长远的宏观战略,是奠定中国形象的新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将为国家形象建构奠定重要基础。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更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坚实的支撑。

塑造政党好形象

  新发展理念既是一种发展方向,也是一种执政理念,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发展大局、世界发展大势的总体把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执政方式的新发展。

  执政能力的提升。执政能力是塑造政党形象的重要内容,执政能力要随着执政环境的变化而提升。新发展理念是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提出来的,既立足于我们的实践,又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并适应了国际社会发展潮流与发展趋势,是我们党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而作出的理性选择。从一个侧面表明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我们党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执政形象。

  执政宗旨的彰显。为谁执政、执政为谁,这是塑造政党形象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服务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在选择发展方式、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道出了人民主体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彰显了执政为民的宗旨,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党的执政宗旨、执政使命。

  执政方式的变革。执政方式是塑造政党形象的关键因素。新发展理念引领实践,实际上对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改革就只能是坐而论道,最终到不了彼岸。”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具有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思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通过改革旧的体制机制,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加强和改善党的经济社会工作的领导;要求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要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人民创新、创业的活力,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民心与民力。因此,新发展理念将促进党的执政方式变革,有助于塑造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的执政形象。

提升大国软实力

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和开阔胸怀,协调推动各成员合力支持G20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重要、最紧迫的挑战,同时加强政策协调,完善机制建设,扎实落实峰会成果。系列共识的相继达成,昭示了中国的担当和凝聚力,有力佐证了新发展理念的强大软实力。新发展理念既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理性选择,也是应对人类发展全球性困境的中国方案,对于人类文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将产生深远影响,必将极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形象。

  全球视野下的发展共识。新发展理念适应国际社会发展潮流与发展趋势,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新发展理念使我国发展的动力与方式、发展的目标与取向,走到时代潮流的前列,发挥了引领作用。正因为如此,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其实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球共识。

  负责任、敢担当的新兴大国。责任与担当是国际社会评判国家形象的重要尺度,也是支撑一个国家国际形象的重要方面。新发展理念本身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比如,“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充分表明我们的开放不仅着眼于中国自身,更是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为其他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此次G20峰会上,在总书记的娓娓道来中,无不彰显中国的责任、担当和自信。破解全球发展困境的中国智慧。

  出思想、出经验、出智慧比出产品更重要,是国家软实力的标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如何引领国际经济走出困境、摆脱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和探索。新发展理念是应对全球发展困境提出的中国方案,是力求突破全球发展困境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一“药方”的价值将愈加显现。G20峰会的诸多成果,就是在新理念指导下,以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开启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的崭新航程的最佳例证。

总之,新发展理念为中国的国家形象、政党形象的建构带来了新机遇、增添了新内容、提供了新支撑。我们要自觉以新发展理念塑造中国形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转自《望》新闻周刊2016年第42期)

激发文化自信的深厚力量

沈伟鹏刘东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或社会集团对自己文化立场和文化成就的信心和认同,也是从文化层面上对自己发展过程和未来前景的觉知和肯定。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自信,是其发展壮大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动能,也是其在民族交往中未必完全展示但在深层发挥作用的内在依凭。

文化自信是最基础的自信

中央高层历来重视国家的文化自信建设。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在当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

这里强调的是,各级党委要有高远的站位和广阔的视野,要立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政治高度开展文艺工作,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我国文艺事业沿正确方向发展。

2015年11月3日,在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并回答现场提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了这样一段话: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这段话不仅对文化自信的基础作出了说明,认为这一基础就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演进;而且阐发了“三个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关系,认为后者是前三者的本质。应该说,这是极具理论意义的深刻论述。

在今年5月17日哲学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三个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关系。他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论述文化自信:一方面,重申坚持“四个自信”的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文化自信予以定位,强调它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可以看出,从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概念,到将其定位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经历了一个反复斟酌推敲的过程,涉及到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尤其是文化自信和其他“三个自信”的关系。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呢?首先,这里的“文化”是在较为广阔意义上的使用。从这一意义出发,道路、理论和制度都可以理解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或具有广义文化视角的某种意义。

其次,在社会架构中,文化层面比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层面更为基本;从影响力上看,文化比道路、理论和制度更广泛、持久、深入;从社会土壤上看,文化“之根”比道路、理论和制度“之根”更深远,涉及范围更广阔。

同时,“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也意味着文化自信是更为“绵软”、更为无形、更为“润物无声”的信念和坚定。在当下这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时刻,这样的自信力量更强劲,作用更持续。

文化自信源自强大的文化成就

作为社会群体的心理层面,文化成就是文化自信最为基本的客观基础,其他领域的成就也是其强弱的重要支撑。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当今中国拥有谁也无法否认的巨大真实成就。换言之,我们的文化自信拥有强大的实践基础。

在古代,我们拥有不输于任何民族、国家的传统资源和思想积累。中华民族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先贤们创造、阐发了儒、释、道、法、墨等诸多哲学思想,形成了以儒家礼制精神和法家思想为指导的庞大的中华法系,将自印度引入的佛教进行了深层次的本土化,探索出中医、武术、书法、国画、诗词等广泛而精湛的各式技艺。可以说,今天人类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有中华民族的贡献。

在近现代,我们拥有不输于任何民族国家的革命资源和奋斗精神。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国家崩坍甚至亡国灭种的危机,数代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流血奋斗、前仆后继。在此期间形成的艰苦奋斗、爱国主义、无畏牺牲、精诚合作、崇高理想等精神资源,以及严密的组织性、高度的统一性等制度资源,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

今天,我们拥有了不输于任何民族、国家的当代创造和未来前景。在科技领域,我们努力赶超世界先进,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走在国际前列。比如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多次超过美国排在榜首。在文学艺术领域,我们多次摘得各类世界大奖。

尽管在很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后劲和广阔发展前景,正是文化自信的底气。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引领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中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层保障。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依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严格执行。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诸多有利因素的配合,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尤为重要。文化自信包含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高度的文化自信可以促进社会成员的执行自觉性,使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获得有力的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为人民群众提供强大的信念动因。作为民族复兴的主体承担者,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付出艰苦的努力。文化自信可以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于这一伟大事业的真挚情感和思想定力,强化他们对于民族复兴的认同和信心,从而朝着这一历史性方向坚定前行。

文化自信为领导干部提供坚定的政治方向。广大领导干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践工作的组织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民众行动的引领者。高度的文化自信可以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他们对民族复兴的向往,强化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和执行的耐心韧性,促使他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更有效地工作,朝着“中国梦”实现的光辉前景尽己所能。

切实加强文化自信建设

与巨大事实成就和现实需求形成鲜明落差的,是当前少数国人缺乏基本文化自信的表现。有的人将当代中国描写成一个礼崩乐坏、信仰迷失的国度,有的人崇洋媚外、妄自菲薄,认为外国的月亮更圆更亮。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增强文化自信,必须有力地批判一些错误思潮。这些思潮站在不公正的立场上,运用偏斜的方法测度历史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成就,得出或压低或夸大的结论,其暗含的指向就是中国的道路走错了,中国的制度选错了,其目的就是希望我们重新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或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典型的“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

对于这些错误思潮,我们必须看清其本质和危害,给予有理有力的批评。否则,若让其对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人造成蛊惑,将相当危险,甚至可能带来一些不可预料的麻烦。

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机制,理性引导的力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

毫无疑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文化自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观点、辩证唯物的方法和发展演进的眼光,使我们更好地看到文化自信客观基础的巨大存在,看到历史行进过程中中国文化抬升的必然性,从而加强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客观宣传我们的文化成就。不论是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还是对于近现代及当代的文化建树,我们都应该实事求是地予以宣传,既不过度夸大,更没有必要刻意缩减。

对于古代的文化成就,我们既要阐明其光辉灿烂的部分,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对于近现代的文化工作,我们既要阐明文化引进的成就和自己在个别领域的建树,也要讲清时代造成的落后和困顿。对于当代文化发展,既要阐明我们奋起直追的态势,更要讲清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在多个领域已经积累的优势。

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依靠我们创造更为灿烂的成就。真正强大的文化自信必将建立在我们正在创造并将继续创造的更大文化成就之上,克服文化自卑的根本方法存于达到“不言向明”的文化高度。

这需要全体国人以更为刻苦的工作、更为无畏的创新和更加勇敢的开拓来实现。从发展趋势看,再过二三十年,中国文化将引领世界潮流。我们的文化成就将更为灿烂可观,我们的文化自信将更加强大深远。

(转自《望》新闻周刊2016年第35期)


四大支柱支撑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王仁贵


三季度GDP增长6.7%,与上半年持平。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是,在国际机构纷纷上调或维持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一些出于主观臆断或是其他目的的攻击论调却再次泛起,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数据造假者有之,夸大中国债务风险者也有之。

对此,权威专家在接受《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不能因为连续三个季度都是6.7%,就凭主观臆想否定中国经济的真实性。说中国经济这有水分、那有水分,就业数据是最具说服力的,就业需求就摆在那里。”

该人士表示,没有实实在在的增长,就难以实现稳定的就业,稳增长的一个目的正是为了稳就业。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高校毕业生签约率高于去年;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3%,比上月下降0.15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为4.97%,为2013年6月份以来首次低于5%。

此外,PPI在连续54个月负增长之后首次转正,PMI等先行指标也处在扩张区间。这些经济数据让各类市场主体看到了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曙光。

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办主任向东对本刊表示,结构调整进展显著和有效需求扩大,带来了市场预期改善,也为下一步平稳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转型升级支撑了经济的平稳运行,而经济的平稳运行又营造了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两者相互促进。

权威专家指出,中国经济的增长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力量支撑,至少有四大支柱支撑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任务有望完成,将为“十三五”良好开局打下扎实基础。

支柱一:结构调整进展喜人

“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7.8%。”权威专家表示,消费发挥了基础作用,是稳中有进的最主要贡献力量。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1%,比上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消费升级加快,新兴服务消费持续旺盛,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继续提高,旅游、移动数据及互联网等增势良好。

投资增速的变化一直为各界所关注。前三季度投资增长8.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8%。但从投资的结构观察,权威专家指出,“合理有效投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比如,脱贫攻坚、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等补短板投入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4%。其中,水利、生态、教育等投资增速均在20%以上;农业投资增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1~8月同比增长21.5%;前三季度城市棚户区新开工577万套,完成年度任务的96.1%。

向东进一步为《望》新闻周刊分析指出,民间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如果从投资的比重看,民间投资仍旧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占比达到61.4%。“尽管国有控股投资增长比较快,但其实更多的是发挥了引导作用,离不开社会资金的参与。从量上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掌握的政府投资资金不过5000多亿元,而全社会的投资总量超过50万亿元。”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达107.8%,外需呈现负增长,但权威专家指出,“外需也并非一塌糊涂,结构优化的特征同样明显,对外合作新优势逐步形成。”

三季度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下降5.3%,比上半年收窄3.4个百分点。具体到贸易结构上,一般贸易进出口、民营企业进出口实现正增长,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贸易方式的出口增长10%以上。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方面,前三季度同比增长0.2%,外资结构不断优化,科技、运输等服务业利用外资快速增长,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达70.9%。走出去也呈现良好态势,国内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其中装备制造对外投资同比增长3.5倍。

服务业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并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告诉记者,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8%,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在新增投资中,服务业投资占比也在提高。

支柱二:新动能加速成长

东莞发展动力的转型升级具有代表性意义。东莞鞋帽服装等传统产业去年跌幅超过15%,而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动能”正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是一家提供激光加工及自动化系统集成设备的高端制造企业,权威专家告诉《望》新闻周刊记者,这家企业的多类激光设备产销量全球第一,多项技术国内唯一,自身高端发展的同时,也引领着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

脱胎于步步高的自主手机品牌OPPO,目前已进入19个国家和地区,出货量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一。从步步高时期的传统产业,到如今生产高端智能手机,企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如果把目光放到中国的西部,新动能的成长同样令人瞩目。

比如,宁夏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一家成立于1966年的老铸造国企改制而成。该企业目前在铸造业3D打印上取得革命性突破,企业60%至70%的产品销往亚洲、美洲、欧洲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用电气、马扎克、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是它的客户。其已从“傻大黑粗”实现了向“光鲜亮丽”的转变。

从全国层面看,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加快成长。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长13%;1~8月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51.3%。全国已有2300多家众创空间服务12万个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光缆、智能手机等产量分别增长83.7%、30.8%、18.2%、17%、12.1%;前8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工业领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32.8%。分享经济快速发展,在线医疗、在线约车、移动支付等新业态加速成长,前三季度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5.1%,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4.7个百分点。

“新动能的发展还促进了传统动能的改造升级。”向东表示,1~8月工业企业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3%,快于工业总投资10.1个百分点,一批双创平台落户传统行业,前三季度,食品、体育用品等传统产业通过消费引领和改造升级,保持9%到10%的增速。

“‘双创’绝不只是一个政治号召,而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很多创业者的想法一旦落地,中国制造就不只是赶上别人的问题,而是将引领制造业的发展。”权威专家说。

支柱三:供给侧与“放管服”双发力

前三季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发展质量效益逐步提升。加上“放管服”改革的持续发力,成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又一支柱。

一方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定不移去产能,推动重点企业兼并重组。

9月末,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分别完成90.6%和89%。清洁能源比重继续上升,原煤消费量占全部能源消费比重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因城施策去库存,释放农民工市民化住房需求,商品房待售面积已连续7个月减少;积极稳妥去杠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规范发展股权、债权融资,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4%,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多措并举降成本,阶段性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工商业销售电价,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突出重点补短板,增加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

“放管服”改革方面,持续以政府的减法,换取市场的加法乘法,释放市场活力,商事制度改革再次提速,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深入推进;公布取消19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投资项目开工前报建审批事项由65项整合为42项。

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401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6万户,明显高于2015年每天1.2万户。不仅如此,向东对《望》新闻周刊表示,“行业结构也在优化升级,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27.6%,占总数的81.1%,其中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保持35%左右的高速增长。”

支柱四:精细调控调校经济航向

权威专家对《望》新闻周刊表示,当前增长并不是“强刺激”或“大水漫灌”的结果,而是通过改革与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平稳增长。

财政政策方面,营改增等财税改革效果明显,从今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前8个月累计减税2493亿元。通过出台清理归并政府性基金、减免涉企收费、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等政策措施,预计今年全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9月末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98%,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7%,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同比增长40%以上。督促地方盘活1041亿元存量资金,调整用于补短板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货币政策方面,综合运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末M1同比增长3.9%,M2余额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货币信贷增速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的差距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市场利率保持低位,8月份,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6%,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降,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2%,其中利息支出同比下降8.3%。

外界比较关注的债务问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分析债务的结构会发现,政府负债率和居民负债率都比较低,只有非金融类企业杠杆率高一些,但这与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有关,企业主要依靠间接融资。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向东说。

(转自《望》新闻周刊2016年第44期)


为破解为小企业融资难创造条件

张兴荣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于当前有效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将抗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金融改革政策频出,货币供应充裕,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平稳增长,融资来源日益多元化,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有所下降,但社会上仍在反应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因此需要辩证分析,澄清认识误区,探寻标本兼治的解决之道。

融资难的市场因素

近年来,社会上对融资难融资贵的报道、研究和调研成果日益增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一些片面理解。

有观点认为,银行等融资渠道垄断了信贷资金供给,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事实上,银行等外部融资并不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自筹资金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6月末的数据,自筹资金约占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66.6%,其余33.4%为外部资金,包括:国内贷款(占11.7%)、国家预算内资金(占5.6%)、利用外资(占0.4%)以及其他资金(占15.6%)等。
  从市场经济规律看,能否保持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盈利进而保持现金流稳定的内因和主要矛盾。竞争力不高的企业在经济上行期如果大肆融资扩张,会推高资产负债率,而到经济下行时,难免出现资金回笼紧张、贷款违约甚至破产倒闭。回过头来看,当初的这些融资需求不少属于无效需求,本应该去除。
  因此,诊断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应首先评估企业是否具有行业竞争力、发展是否稳健,其财务杠杆率是否高于可比同业。调查表明,市场竞争力较高、发展较为稳健的中小企业通常融资并不难,难的是那些处于传统行业价值链低端、市场竞争力弱、财务杠杆率过高的中小企业。从历史上看,因外部不当干预、内部管理缺位发放的贷款可以算得上是“融资易”,但这样的贷款严重脱离企业实际,导致了坏账高企和大额剥离,影响了金融造血功能,损害了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片面认为融资贵源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偏高。“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是一条基本的商业原则,贷款的定价除了要考虑监管成本、资金成本、人力物力等运营成本外,还要考虑借款人的违约率以及由此造成的违约损失率等风险因素,其中,借款人的违约率与企业的信用状况相关,违约损失率与抵押担保的充分性、有效性相关。

为改善融资难创造条件

从中小企业自筹资金的可获得性看,随着经济减速换挡,部分市场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下滑,而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用地成本、房租、税费等负担等保持刚性,资金周转效率下降,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趋紧,影响创新研发资金投入,这些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从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可获得性看,社会融资结构仍有待优化。2008年以来,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的比重先降后升,2015年底达73.1%,为8年来最高,使得银行业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继续保持较高的“议价权”,同时风险也过于向银行业集中。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在波动中上升,2015年底达19.1%,但违约率明显上升,其中中小企业债发行门槛高,组织协调难度较大,规模总体较小。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连续8年低于5%,股票发行时间长、成本高,新三板挂牌中小企业虽已超过8000家,但相对于2000万家的中小企业数量而言仍属微不足道。
  从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基础看,融资难融资贵的客观条件还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社会成员信用记录缺失,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等领域的公信均有待改善,再加上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为防范中小企业失信“毒霾”的侵袭,只得通过加强抵押担保等措施层层设防,甚至对相关企业敬而远之。
2、融资难融资贵的统计和衡量体系有待健全。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在哪些行业、地区和时间段较为突出?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严重程度如何?数据真实性如何?如果不拨开这些数据和信息的“迷雾”,一些具体政策的设计、目标的量化以及措施的落地上可能缺乏精准度,甚至可能出现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错误的问题。
3金融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还有优化空间。

监管部门要求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实现“三个不低于”,从过去看,这一底线目标基本能够实现,但小微企业为什么仍“不解渴”?中资上市银行的利润总量和股本回报率等诸多指标领先全球,在实体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追求过于“优秀”的指标和国际排名?

三方面着力落实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到“十三五”规则,一系列中央文件中均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问题的指引和部署,关键在于创新落实,强化执行。

1着力补足企业竞争力短板,提高融资需求的有效性。

中小企业要主动对接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逐步由传统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同时,中小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做好财务规划,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合理安排融资的期限,保持稳健的杠杆率,并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相关财政金融扶植政策,助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着力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数量。

从国际上看,我国的存款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相对较高,通过下调“两率”来释放货币、扩充融资数量、调低融资价格等还有不少“弹药”。但是,目前实体经济的融资并不是总量问题,而是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对此,应考虑在融资结构上进一步发力,包括: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特别是要规范发展中小企业公开债券和私募债市场,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可获得性;既要提高合作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更要提高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的贡献度;既要发挥信贷等传统融资模式的作用,更要支持供应链融资、大数据融资等创新融资模式发挥作用,减少对融资抵押担保的依赖;既要通过引进民营银行等方式促进金融机构间有序竞争,又要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内部将更多资金配置给息差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信贷;既要重视东部沿海等地区,更要重视中西部等金融覆盖率相对较低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3、着力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

按计划完成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明确中小企业的资本金及杠杆率要求,强化中小企业获得普惠金融的平等权利,进一步细化有关部门综合化、系统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要求,明确中小企业维权的法律程序及安排;强化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建设,协调推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地,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快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间表和关键里程碑,提高中小企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探索建立统一的抵押评估登记体系以及押品拍卖处置市场,加大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和融资担保基金的扶持力度,降低企业抵押担保成本;重检银行监管指标及业绩考评体系,细化尽职免责政策,提高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根据实体经济情况适当放宽盈利能力和经营增长指标考核要求,引入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变动等社会责任考评指标;通过专项财政补贴及定向货币调控等政策措施,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技术创新,提高对小微企业金融投入的质效。就银行自身而言,通过对传统业务模式和信贷技术的革新,是完全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信贷客户选择、更加高效的风险成本管控和业务可持续发展的。

(转自《望》新闻周刊2016年第39期)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在哪里

孙宝强

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和目标

世界创新体系实质上有两个轨迹,一是知识创新体系,二是财富创新体系。对于知识创新,人们高度认同;对于财富创新体系,人们的认识并不深入。不少人认为,只要技术先进,产品就肯定有销路,其实不然,技术先进但价格过高的产品没有足够的消费者,没有市场,没有创造财富。只看技术,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是一种盲人摸象,没有看到技术先进的成果是什么,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对人类历史进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财富创新体系。财富创新体系包括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只是财富创新体系的一个因素,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管理、市场、法律、投融资体系、诚信和社会伦理等因素对财富创造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技术因素的重要性。

在创造财富的创新体系中,关键不在于技术的研发主体是谁,而是谁运用技术去创造财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是要形成财富创造能力,不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包,技术只是一个要素而已。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

中国30年的高科技产业运动,取得成功的卓越企业寥若晨星。高新科技企业创造财富的绩效总体上还不如传统产业,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如果失去政府补贴竟然是亏损的,这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家素质的不足。当前中国企业家素质,总体上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素质相当,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冷静看待的起点。

中国的企业家最缺少的是创新能力,他们只看得见已经存在的市场,已经存在的生产经营模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大多数产业领域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中国多年来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就在人的素质。

创新型国家建设路在何方?

新兴产业或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问题,是财富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中国企业的核心问题是提供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也就是产品或服务创新能力不足,反映出企业家素质存在着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要将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作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创新体系建设中,要把政策资源聚焦配置于促进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财富的能力上,政府、市场和社会要为企业的发展和财富创造构建友善的环境,技术研发是企业实现竞争战略的一个自觉行动,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全国各行业普遍存在经济效益偏低的问题,既是经济结构转型所必须首先针对的问题,也是创造财富的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技术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等内容一起,在企业家素质和创业精神的作用下,经过与发展环境的密切互动,使企业的增加值率和业务规模登上新台阶和新境界,才是技术研发的根本目的。

提高社会进化力。社会进化力由四个要素构成:社会好奇心、社会公平、社会成员素质和社会弹性。眼下我国的社会进化力明显不足,社会公平面临着巨大挑战,社会成员的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法律法规、社会观念对创新的适应性不强,这些都是缺乏社会弹性的标志。要从加强社会思维的开放性促进社会好奇心,社会管理方式从控制型向着驾驭型转变,提高社会公平程度。

认识和重视知识产权。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是建设创新体系的前提,如果社会能够建立尊重知识产权财产属性的价值观,像尊重房产、金融财产等有形财富一样尊重知识产权,建设创新型国家便进入了轨道。”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大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研究能力。同时,中国与世界前沿技术、科学管理等还有距离。这要求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跟随式创新,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达国家不会将全部技术公布于众,而是实施高端技术封锁战略,这要求我们进行以我为主的创新,不能受制于人。

(转自《思想理论动态参阅》2016年第208期)


美国大选暴露出美式民主的体制性弊端

徐长银


美国今年总统选举的初选过程,十分明显地暴露出美国民主选举体制的虚伪性和局限性,它加深了美国选民的对立,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分裂。

一、两党领导人暗中操纵选举。美国总统竞选主要是两党总统候选人之间的竞选,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无论谁当选总统,都必须在美国政治体制框架内行政。两党领导层为保证选出中意的总统候选人,对初选都有一套可操控的规定,如果参选者得不到党内高层的支持,很难走完初选的全过程。

共和党从初选一开始就对特朗普不感兴趣。当特朗普意外接连获胜时,共和党领导层立即秘密策划,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打压。然而,不按常规出牌的特朗普,却受到了对现实不满的选民的欢迎。共和党领导层明知党内的其他两位竞选人不是特朗普的对手,仍然继续支持他们与特朗普死磕。

只要特朗普得不到过半数的选举人票,共和党高层就可以按照规定在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协商选举”,推荐其他人选。共和党的策略没有奏效,特朗普赢得了多数选举人票,获得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

但是,共和党高层会不会鼎力相助特朗普赢得最后的对决,要看共和党高层与特朗普的幕后交易和特朗普立场的转变。特朗普在开始竞选时曾提出要对富人实行增税,但在特朗普成为总统候选人后提出的经济政策主张,降低了对所有人的税收,这符合共和党不对富人增税的立场。特朗普的这个变化值得人们密切关注。

比较起来,民主党高层对这次选举的操纵比较隐蔽。在民主党兴致勃勃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之际,“维基揭秘”网站公布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在初选期间的数万封电子邮件,揭露了民主党高层极力打压希拉里的竞争对手伯尼·桑德斯,暗中操纵选举的丑闻。

事实上,希拉里如果不能得到民主党高层直接控制的“超级代表”选举人票,她就拿不到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所需要的票数。

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利用私人电子邮件处理公务,违反了美国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而且还存在严重泄密的问题。希拉里声称,她通过私人邮件处理公务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准,而且处理的邮件中没有涉密文件。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国务院的调查证实,希拉里的说法是在撒谎,希拉里的行为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批准,而且处理的邮件中有涉及“最高机密”的文件。

二、“金钱政治”已成为美国选举的不治之症。美国最高法院取消选举献金的上限之后,金钱在美国民主选举中的投入越来越多,选举受金钱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美国媒体预测,美国今年大选花费的资金将超过以往各届。从理论上讲,任何美国人都可以参加竞选总统。

但事实上,最后能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经济实力的大富翁,如特朗普;另一种是得到美国财团和富翁支持的政治圈内人物或政治精英,如希拉里。仅靠草根选民资金支持的竞选人很难走完初选流程,如桑德斯。一旦总统候选人最终成为美国总统,投桃报李是必须的,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大财团和富人的利益,而美国大多数选民的利益被边缘化,这已成为美国金钱政治的铁律。

三、两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得不到全国多数选民的欢迎。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一旦确定,无论选民喜欢与否,都只能在两人间进行挑选。在此次大选中,特朗普和希拉里不受选民欢迎的程度相当严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8月9日至16日在全国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人中,只有27%的人认为特朗普将会是一个好总统,而认为特朗普是一个平庸和糟糕的总统的人数高达70%;认为希拉里将会是一个好总统的人只有31%,而认为她是一个平庸和糟糕的总统的人数达到67%。

在今年的选举中,一些不满意特朗普的共和党选民表示要投希拉里的票,而一些不喜欢希拉里的民主党选民则表示支持特朗普,这正是选民别无选择的无奈。今年四月,数千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国会修改法律,确保总统选举“自由和公正”,铲除“金钱政治”。他们提出,美国的政治和权力被大财团和大企业操纵,民众的利益被边缘化,美国的民主已陷于危机之中。

四、美国总统竞选中的丑恶现象是社会文明的不幸。在美国总统选举中,竞选者为了击败对手,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相互谩骂、人身攻击、威胁和恐吓的现象,司空见惯。昔日的朋友,在竞选中成为仇敌,竞选结束后,双方又握手言欢。这种低俗和虚伪的美式选举民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不幸。美国总统大选应该是呼唤“美国梦”的过程,但却成了美国社会分裂的战场。美国选举民主发展到今天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转自《思想理论动态参阅》2016年第181期)


【打印】 【收藏】 【关闭】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