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不进藏的援藏教育岗位上(戴昕)

浏览(4308

字体:

坚守在不进藏的援藏教育岗位上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

我是一个人民教师,来自一所特殊的学校——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我面对的学生全部来自遥远的西藏,我们承担的是智力援藏的重任。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庄严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我们的学生初中生小学毕业就离开家乡,来到南通,年少的他们要在这里学习生活三到四年(原来初中为四年制,近三年开始改为三年制),对于这些缺少亲人照顾的藏族孩子来说,南通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南通西藏民族中学的老师就是他们在第二故乡的父母亲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将心比心地想,我们自己也有孩子,如果让我们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千里之外,可能大多父母都做不到。可是我们学生的家长做到了,不是因为他们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藏族家长真的是很伟大的。有一个母亲,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仍然隐瞒实情,让老公送孩子来到南通。秋天的时候这个母亲去世了,临走之前最放不下的就是她在南通的女儿,在病痛和生离死别之际,始终坚持不肯家人对女儿透露半点消息。

外界有一种说法,传说我们的学生都是非富即贵的。这是对我们学校了解不够的南通人对我们的误解。我们的学生在西藏是凭借考试的分数来到南通的,虽然有一些家庭比较富裕,也有一些家长官职较高,但更多的孩子来自工薪家庭,部分学生家境贫困,尤其是高中学生,来自农牧区的比重较大,少数学生是靠着助学金和社会热心人的资助才完成高中学业的。

在我们学校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常常被这些伟大的家长感动,为他们割舍的勇气,为他们对我们的信任。面对这样的藏族同胞,我们没有理由懈怠,我们只能更加尽心地工作,更加用心对待我们的每一个藏族学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自1997年办校以来,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始终在全国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可以说我们一直致力于一件事情:努力办好西藏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老师,我一直认为音乐学科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着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很多主科教师、学生家长,部分学生都有轻视音乐课的想法,所以我一直坚持把音乐课堂作为主阵地,引导藏族学生学会正确审美。我曾经开玩笑说我们小三门儿就是学校学科教学中的味精,但是我的思想中却从没有放松过对自己音乐教学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节音乐课的教学,努力把调料使用得合理美味,在备课、上课中完善教学,在反思、调整中提升教学。

针对我们学生的特殊性,我在音乐教学中还常常渗透德育,合理利用音乐课教学内容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亲情、友情及爱国主义等情感教育,比如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理解等。

除了音乐课,我平时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种文艺活动。我们学生常常被邀请参加各级各类的文艺表演活动,及上级主管单位组织的艺术比赛,如“中学生艺术节”、“濠滨夏夜”、“三独比赛”等等,这些活动的排练、表演和比赛过程,加深了我对他们思想的了解,促进了师生情感的融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磨炼了学生意志,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水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我相信,对于我们来说,教育好我们的藏族学生是促进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基石,是西藏进步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作为一名不进藏的援藏教师,我将在十八大的精神引领下,坚守岗位,不懈努力,力争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做一个让藏族学生喜爱的音乐老师。

戴昕

【打印】 【收藏】 【关闭】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