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通剧文化的建议

浏览(4308

字体:

第1号

 

关于弘扬通剧文化的建议

 

提案人:民盟港闸综合支部             联系电话:13606298600

联系地址:区人大人事代表工委         邮政编码:226005

 

一、通剧的概况及其与港闸区的渊源

通剧,民间俗称“僮子戏”,发源于南通市近郊及通州地区,是南通的地方剧种,也是目前我国傩文化中遗存不多的一个分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较好地保留了中国傩文化的原生态风貌。通剧以南通方言为基础,以锣、鼓、棒子等打击乐器为伴奏;唱腔粗犷纯朴,唱词通俗易懂,剧情主要反映了惩恶扬善、忠孝节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濒危的通剧开始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它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还曾三次出访过韩国参加各种汇演,其原生态的唱腔其表演形式受到国外学者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戏剧活化石”!2007年3月,通剧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港闸区作为通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与通剧具有极大的渊源。通剧史上著名的“四大须生”就有三个是港闸区人士,分别是:王金生(闸东)、陈泉(芦泾)、陆瑞芝(闸东)。通剧圈里的“五大名旦”又号称“五朵金花”,就有三朵生长于港闸大地,分别是卜秀英(幸福)、陈品玉(幸福)和钱美秀(唐闸)。现如今,港闸区又是通剧舞台的主阵地,全年有演出约250场次。港闸区目前还幸存三支民营的通剧团队,分别是秦灶的红星通剧团、民文通剧团以及陈桥的文新通剧队。

二、通剧生态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二十年来,通剧一度处于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之中。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失去了大批的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作为南通的地方特色文化,通剧逐步地被年轻人边缘化,年轻戏迷大幅度减少,长此以往通剧艺术将会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消亡。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对艺术的追求也呈现多元化。包括通剧在内的绝大多数戏曲,受到了流行音乐、电影、电视、互联网等诸多现代元素的强烈冲击,而导致阵地沦陷,观众锐减。二是通剧自身题材陈旧、唱腔拖沓、节奏缓慢,和现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不相协调,使青少年与通剧产生了距离感。三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关心不够、社会媒体的关注不够、舆论宣传的力度不够。

三、建议建言

1、寻求政府支持和剧团自身发展的有机结合。目前港闸区的民营剧团经济上自负盈亏,管理上缺乏组织纪律性,属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党的十七届六次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并出台对地方戏曲文化的保护措施,寻求政府支持和剧团自身发展的有机结合。利用通剧在群众中的宣传优势,引导剧团剔除剧本中一些低俗的内容。坚持下乡演出,向百姓宣传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法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北翼新城日新月异的变化等。

2、政府引导加大对青年演员的培养,解决演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现如今通剧演员的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80、90后的演员一个都没有,若不解决此问题,通剧演出队伍将出现“绝后”的悲剧。

3、在可行的情况下,在文化发展预算中设立通剧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将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部门财政预算,由区财政、文化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主要用于通剧团的资助,通剧传统剧目和资料遗产的挖掘、整理,现代剧目的创作生产,通剧后备人才的培养等。

4、进一步加强对通剧的宣传工作,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图书报刊等传媒,加大对通剧的宣传力度,形成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地方戏曲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推广普及活动,倡导通剧演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扩大通剧的影响,培养新的观众群体。同时要加强对通剧演出水平的指导,积累艺术资源,壮大艺术实力,创作生产一批新的代表性剧目,推出新的领军人物,逐步形成通剧的品牌优势。

【打印】 【收藏】 【关闭】

进入编辑状态